细心的人们一定不难发现,街道上出现了不少“孪生兄弟”垃圾箱,它俩唯一的不同就是颜色,黄色的箱子上标着“可回收垃圾”的字样,而绿色的箱子上标有“不可回收垃圾”的字样,两“兄弟”紧紧地挨在一起,等着路人往它们“肚子”里塞东西,这对“孪生兄弟”正是今年来市环卫处新设置的分类垃圾箱。那么,垃圾究竟是否需要分类?这些分类垃圾箱有没有发挥作用?垃圾回收后又是如何处理的?
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调查人员在一个分类垃圾箱附近停留了大约1小时,发现虽然来“光顾”垃圾箱的人不少,但却全然没注意到垃圾分类的提示,而是直接把垃圾扔进朝向自己的箱中。在1小时里,来“光顾”垃圾箱的大约有十几人,调查人员对其一一进行了采访,有的路人认为“能扔进垃圾箱里已经很不错了”,有的路人表示“知道这是分类垃圾箱,但不知道什么是可回收的垃圾”,有的路人听了记者对分类垃圾箱的说明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垃圾还需要分类!”市民对垃圾分类意识淡薄甚至根本不懂如何区分,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相互混淆,着实令这些花大成本购买的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垃圾车对垃圾“一锅装”
一位环卫女工清扫完路面的残土后,直接将夹杂着垃圾的残土倒进可回收箱中,当调查人员问她清扫后的垃圾是否要分类倒入垃圾箱里,她说:“没有啊,倒哪个箱里都行。”记者又问道:“分类垃圾箱里垃圾满了是否按照分类倒入垃圾车里?”“用不着分类,所有垃圾都倒垃圾车里,一起拉走。”其实环卫工人也确实没办法将垃圾进行分类,除了垃圾箱里的垃圾没有分类外,目前我市的垃圾车也没有一辆是设置为可分类的垃圾车,自然环卫工人只能将所有的垃圾“一锅装”。但是,调查人员却意外地发现,在垃圾车一侧挂着一个麻袋,打开一看,里面有纸屑、塑料餐盒、易拉罐等物,为何这些东西要专门装一个袋子,环卫女工告诉记者:“这些东西废品收购站愿意收购,可以卖钱的。”看来环卫工人也并非不懂得对垃圾分类。
分类意义仅在宣传
调查结果显示,分类垃圾箱的使用情况和其发挥的作用都不容乐观。那么,为何环卫部门要投入资金来设置这些分类垃圾箱?垃圾最终又是如何处理的?对此,调查人员走访了市环卫负责人。
据负责人介绍,新添置的这1000多个分类垃圾箱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垃圾分类,长期以来,市民没有形成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分类垃圾箱的设置就是希望逐步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由于目前分类垃圾箱不能真正起到分类的作用,因此暂时没有必要配备分类垃圾车。
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虽然分类垃圾箱里的垃圾没有进行分类,但是,城市里大量的拾荒者每天翻遍大街小巷的垃圾箱,大部分可回收垃圾早被他们“扫荡”了。另外,市区里所有运往垃圾处理厂的垃圾都会进行重新分类,将可回收、不可回收以及有害垃圾分开处理。
小常识生活垃圾分三类
第一类是不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厨余垃圾、树叶、灰土、砖瓦等。
第二类是可回收物,包括塑料、纸制品、玻璃、金属、纺织品。据统计资料显示:回收一吨废纸可生产800公斤纸,相当于节约4立方米树木或少砍伐树龄为50年的树木20棵;一吨废玻璃回炉可生产2万个500毫升装的酒瓶。
第三类是危险品,包括灯管、废油漆桶、杀虫剂桶、废电池等,这类垃圾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