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公布《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方案》。从明年开始,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居住小区将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同时,还将在推行垃圾分类的小区试行免费发放垃圾袋和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今年本市600个小区将免费发放垃圾袋。
(垃圾分类不能只发垃圾袋)
从1997年开始,北京一些小区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记者走访了几个示范和非示范小区,发现垃圾分类的意识培养,远非免费发放垃圾袋这么简单——分类太过繁琐、居民难以坚持、分类垃圾最终再次混合打击居民积极性等因素,都是普及垃圾分类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居民不坚持分类成摆设
晚饭后,居民王女士将择下的菜叶和剩菜剩饭倒进塑料袋,以及尘土、纸屑、儿子喝完的可乐瓶,一起塞进了厨房垃圾桶。
王女士说,一年前她和家人搬进椿树园时,从小区保洁员和邻居那里得知,小区内提倡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家里还特地买了3个垃圾桶,分别放在厨房、客厅和阳台,用来区别垃圾。
可坚持一段时间后,王女士发现很多邻居并不分类,而是哪个垃圾桶开着口,就扔哪个桶里。“感觉自己做了无用功,慢慢地,自己也老样子混装垃圾了。”
小区每个单元门前,都摆放着3个垃圾桶,一蓝两黑,蓝色垃圾桶上写着“可回收物”,标明“纸类、玻璃、金属、塑料等”;两个黑色垃圾桶上分别写着“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注明“食物残渣、残液、废弃油脂等”,“灰土等其他生活垃圾等”。但里面已然是垃圾大杂烩,西瓜皮、剩饭菜、渣土、废旧纸张、各色塑料袋、塑料瓶,全部混装在一起。
椿树园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称,在奥运会前,椿树园居委会做了大量工作,在宣传栏上张贴通知,教居民们什么样的东西归什么类,鼓励居民们坚持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但是居民们坚持不下来,后来也就无能为力了。”
全市首台厨余垃圾处理机瘫痪
建工南里1999年初正式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是北京市著名的“绿色社区”。居民陈女士说,居委会一直提倡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分出来的报纸、书籍、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卖给院子里的回收站。
2002年,由政府支持,小区物业购置了价值十多万元的厨余垃圾处理机,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在家门口进行垃圾机械处理的小区。物业主管黄宝兴说,处理机每天可以处理一百多公斤厨余垃圾,基本可满足小区690户居民。经过处理,厨余垃圾变成了颗粒状的肥料,晾干后可直接用于小区绿地。但去年秋天,机器出现故障,而生产厂家已经倒闭,“可能是由于厨余垃圾处理得不到推广,机器成本高。”黄宝兴说,政府部门正在帮忙联系修理,希望尽快重新投入使用。
黄宝兴表示,对于居民没有分类的垃圾,物业保洁员会进行二次分类,再由环卫部门清洁车进小区回收。但有物业工作人员称,分类的垃圾运到垃圾中转站后,还是会被混在一起。
值得庆幸的是,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热情比较高,有新租户入住,物业都会热心讲解,提醒新住户在家中分类垃圾,“提倡时间较长,各级部门都比较重视,慢慢地大家意识都提高了。”
小区内分类清洁站再混合
作为北京市最早实行垃圾分类的示范小区之一,居民们还在坚持。楼门口的3个分类垃圾桶内,垃圾都很规矩地分门别类。
李师傅每天在小区收两次垃圾。每回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可回收的东西分拣出来,送到小区门口。这些可回收垃圾将在每个周一被环卫部门安排的车辆运走,“是家委会和街道专门联系的。”
剩下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李师傅会一起扔到垃圾车上,“居民在家中已经分类的垃圾,会被重新混合在一起,我也没办法。”之后,李师傅会将这些垃圾送去中华路清洁站——位于赵登禹路口的一个密闭式清洁站。
在清洁站,来自大乘巷的垃圾和附近其他社区没有分类的垃圾彻底混在一起,填入一个下沉式的垃圾箱。四周蚊蝇轰响,臭味冲鼻。最后会被清洁车运到京郊的垃圾处理场。
大乘巷很多居民都知道,自己用心分类的垃圾最终还是会被堆放在一起,“垃圾分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断了哪一节最终都不会有效果,但我们会做好自己应该做的。”
非示范类小区
未听说垃圾分类
小区内,每栋楼前都会有一个绿色的大垃圾箱,垃圾箱上没有任何分类垃圾的标识。小区内有回收站,居民会将废报纸、塑料瓶等卖给回收站,工作人员也会时常去垃圾箱清拣。
在小区居住了十多年的赵女士说,没有听说过在小区里进行垃圾分类,也不会在家里分类垃圾,厨房的剩菜剩饭和废纸、玻璃等都装在一起,扔到楼下垃圾桶,“即使居民在家分类了,运到垃圾场还不都是倒在了一起?”但多位居民表示,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给居民进行分类垃圾提供便利,愿意配合小区分类垃圾。
社区垃圾分类新模式探索
垃圾按“干”“湿”分类
近3个月内,张伯驹和同事们走访了很多小区,最终目标选定在海淀区西北旺的百旺茉莉园小区和中海枫涟小区。从7月份开始,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将在这两个社区开展一次社区垃圾“零废弃”新模式试点活动。
中海枫涟小区业主赵勇说,小区已经交房4年,附近的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一直是小区居民的心病,常常半夜会被刺鼻气味熏醒,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赵勇和小区居民们对垃圾处理的认识愈发成熟。赵勇说,大家意识到要解决垃圾处理的问题,只有在源头减量、综合利用,首先要减少垃圾产生,已经产生的做好垃圾分类,这样焚烧、填埋的就少,危害就少。“希望能为垃圾分类做点什么,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在张伯驹试点的垃圾分类中,社区垃圾被分成“干”、“湿”两类,“这样更为现实一些。”在张伯驹看来,对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机物这样的垃圾分类概念,容易产生歧义,既然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回收和减量,分类的标准就应该更加简化,方便居民们实际生活中操作,而“干湿分开”就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标准,“"干"的部分,可以保证最大程度的资源回收,"湿"的部分,可以作为餐厨垃圾集中处理。”简单地说,就是有水分和没水分的垃圾。
张伯驹说,这个想法最初借鉴了台湾经验,特别在台北,干湿垃圾分类效果很好。和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经验相比,台湾的干湿垃圾分类的经验更切合北京垃圾分类的现状。
根据计划,7月份先统计出小区垃圾分类情况,八九月份开始推行干湿分开,对居民进行培训,带领居民去不同的垃圾处理场参观,请市政等部门和居民座谈沟通,直到大多数小区居民都实现干湿分类的目标。
张伯驹说,环保组织只是催化剂的身份,居民最终养成自觉行为才最为重要,届时受益的不单单是这两个社区,“希望之后可以推广”。
专家说法
不能分类处理分类就没意义
清华大学固体废物控制研究所王伟教授表示,目前垃圾分类的最根本问题,在于垃圾没有地方去。首先要明确目的,向老百姓讲清楚,比如废电池干什么去了,但现在环卫部门也不知道废电池干什么去了,让老百姓收集废电池,最后又让它们进了大垃圾堆,这样会很伤害老百姓的积极性。其次,政府要有规划,垃圾的收集、处理系统要配套,给分类垃圾找个出口,政府自己要搞清楚,垃圾要分几类,为何分,有分类系统,这并不难。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第一,要真正从需要分的地方分,比如废报纸能卖钱,这与效益挂钩,去向明确,可以将废报纸做成再生纸,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第二,要解决分类以后的出口问题,分出的垃圾,要知道去什么地方。目前,垃圾的处理措施,只是限用在餐饮业(如专门的餐厨垃圾回收公司,但并不接受居民的餐厨垃圾)。“只是喊垃圾分类,搞一两个示范小区,这没有什么意义。”
王伟教授表示,经过10多年垃圾分类的探索,收获还是有的,比如意识上有了进步,认识水平有了提高。比如,从最初垃圾分很多类,没有什么效果,到现在一般分为一般垃圾和餐厨垃圾两类。“不能一味地去责怪老百姓。分类的小区和不分类的,最后的垃圾是殊途同归,最终结果是一样的,这让老百姓很不满意。”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www.sinolj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