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垃圾桶
有这样一个故事,请看下文!
“有天晚上,当屏幕上出现地球仪图案的时候,他突然改口说:“我们住在垃圾桶里。”我当时很生气地责问他:“是谁教给你说的?”他望了一眼正在厨房里收拾碗筷的妈妈说“是妈妈教的”。他妈走过来装作很不高兴的样子质问他:“开开,妈妈什么时候教了你说‘我们住在垃圾桶里’?撒谎的孩子大人不会喜欢。你说是谁教你这么说的?”他“嘿嘿嘿”地傻笑着,却不正面回答是谁教给他说的。此后每次看到屏幕上出现地球仪图案,他都这样说“我们住在垃圾桶里”,你越纠正他,他越是这样说。有几次他妈很生气地打了他几下,可他还是坚持这样说。”
“我们住在垃圾桶里”,听起来确实很不雅,但是一想却很贴切。君不见。无论城镇还是乡村,我们的房后,哪儿不堆积着散发着臭气的生活垃圾、危害健康业垃圾、影响市容的建筑垃圾,有形的垃圾和无形的垃圾?特别是小城镇,由于人口密集。管理粗放。不停地建建拆拆。加上市容建设投入不足,缺乏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每天环卫工人从大街大道上清扫出来的各种垃圾,就送到垃圾中转地点,然后用装运垃圾的翻斗车拖到离县城较远的农村去,倒在山岗、荒坡上。东边堆满堆西边,南边堆不下就往北边运,以致造成有些地方出现“城市包围农村”的垃圾战;小街小巷就更是肆无忌惮地日堆月积。
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农村垃圾就只能堆放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或村头村尾。如今到农村去看一看,村前村后的池塘边、水坑旁几乎填满了垃圾,堆得跟小的。记得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一年还会搞几次社队卫生评比,评出卫生户,卫生村寨,设流动红旗嘉奖。再加上那个时候都是用报纸或草纸包装食品,买肉也只是用一两根稻草扎一下就行,上街买菜总是提着竹篮。那些用完之后的报纸、草纸和稻草烧得着也化得了,还能还田做肥料。如今用的却都是些塑料袋,烧得着的臭气熏天,烧不着的残留百年。季风一吹,漫天飞扬。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呼啸旋转之后有的黏在房檐下屋角上;有的挂在树梢间;有的贴在电线上荡秋千;有的吹到水沟里,灌渠里,河流中,乍一瞧,像是金鱼摆尾;定眼看,原来是彩色的塑料薄膜皮。
特别是每年的春节期间,那可是生产制造垃圾的旺季和高峰期:家家烟花鞭炮响,硝烟弥漫屑飞扬;豪华包装礼品盒,遍地翻滚成路障;几场春雨泡作泥,腐烂霉变损健康;人人只顾自家净,出门三步臭又脏。前天。我两口子带着外甥到广场去看放风筝。为了抄近路,我们穿过一条巷子,他外婆一脚踩在了乱倒的垃圾上,气愤地说:“这个地方真臭,到处都是垃圾……”没想到外甥接过话茬。又说了一句,我们住在垃圾桶里。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垃圾桶大全